close

(拋磚客守仁)

我的宿舍成長經驗 - 高初中時代的人際關係互動

8/16/05 9:37:12 am

一個人的成長心路歷程,決定了自己與社會諸元的關係互動模式,雖外在行為表現或內在的動機反應,會因當時的時空因素而有所修正,甚至突變,但是內心的價值體系,卻是個人社會成長歷史的產物,伴隨著我們未來的生命,甚至傳遞給下一代!

********

高初中的宿舍生活,就像是在一個小社會中,個人與個人、以及個人與體制之間的互動關係,孕育出許多「適者生存」的叢林法則,檢視現在自己的社會行為,不論是對權威階級、對同事友朋、及對生活挑戰,都可以在我的宿舍成長經驗中,找到蛛絲馬跡。

(一) 舍監
通學生很難想像出一個舍監的形象。在民國六十年代裡,學生生活輔導與諮商,只是訓導處及教官的另一根鞭子,所謂「學生輔導室」,只是一間有桌子椅子的空閒房間,靜靜地處在校園的一個角落,大人們所訂的「校規」統攝一切,當自己被告知需要被「輔導」時,就代表你已經被「釘」上了,所謂「殺雞儆猴」的戲目,天天在校園中上演。

通學生快樂放學回家之後,宿舍就成為我們住校生的「家」了,那舍監就理所當然的成為我們的監護人,而在當時的校園的威權體制裡,舍監也順理成章的成為校規的最終執行者,把住校生在放學後的生活起居,繼續籠罩在大人們的理想軌道上。

我印象中的男生舍監都是退伍軍人,女生舍監都是年長修女,校規在他們個人的詮釋之下,男生宿舍成為未來革命好漢的搖籃,女生宿舍成為未來出家修道或美德淑女的溫床!床上棉被枕頭折成方塊,外加統一藍色罩單,也得要成為有稜有角的一塊塊南僑肥皂,床下拖鞋臉盆用具,統一規格顏色及擺設位置方向,個人內務櫃什麼東西放哪裡,都有規定,其餘一律不準擁有!

這種沒有私人生活空間的管理,從洗衣服制度運作就可看出,當時要換洗內衣褲,是整個寢室的混在一起裝入布袋,每個人規定寫上姓名,所以那時只要有人膽敢穿三角型或有顏色的,馬上全部人沒事兒都會來瞧瞧你是哪號人物,還有沒有事先處理睡覺遺留物就丟進大夥兒布袋者,馬上就會被揪出來開寢室私刑大會,以顯示兄弟們的不滿;睡覺前寢室值日生就像丟垃圾一樣,趁黑提著薰臭的布袋丟到每層樓大桶去,每日晚餐後值日生再去整袋提回來,唱號發還,初中時代男生班都在晚自習教室中發內衣褲,趁機玩玩內衣褲爭奪大戰,發洩一下精力,高中男女同班,就稍微節制一點,儘量留到睡覺前在宿舍中發,但偶爾有幾個愛捉挾的同學,也提到教室來唱號發內衣褲,在女生尖叫聲中﹝不知是故意的還是真的?﹞,完成每日取回內衣褲的公開儀式,後來到高三男女生都很熟了,有一次竟然女生也提到教室來發,真是經典啊!

這些內務管理,全部都是由舍監來掌控;我記得的第一個舍監,我們大家都叫他張德功,原本幼小的我以為是跟著大家起鬨,用當時叫外省籍老士官的玩笑,稱呼那位頭髮白白臉方方正正的老兵大叔,沒想到後來才知道,他真的就叫張德功!這位舍監說話溫溫的,不像老粗,但配合他那陰陰不笑的臉,亂像三國曹操一把的,男生藏香菸零食的地方,他可是手到擒來,一點都不會漏掉,而且每次都會報告給教官及訓導主任什麼的,所以常常一整間男生,都會一串串地被連坐叫去「輔導」,再加上每次校長主任類來到宿舍區,他都會露出難得笑容、鞠躬哈腰的陪在旁邊,我內心中第一個會打小報告的ㄌㄧㄠˋㄅㄝˊ形象,就是建築在這位張舍監的樣子上,我記得有一次他發動一次抓煙抓零食大突擊,趁我們在晚自習時,把我們每間房間都徹底掀了一遍,當然戰果豐碩,這種不上道舉動引起公憤,大夥兒決定革命造反,晚上把他房門喇叭鎖綁上特粗鋼絲,一端綁在樓梯扶手上,早上起床趕去操場做早操時,只聽到他猛搖那打不開的房門,高聲咒罵,我們經過時還有幾個趁機踢門示威,結果那次事件讓我們整層樓男生被「輔導」,除了升旗時被點名痛罵之外,還集體被留在操場罰站,不過當時操場旁教室大樓中,不時傳出支持我們的熱情喊叫,而且女生部大樓也站滿女生觀看指指點點的,我們這群革命好漢,一個個直侹侹地站在烈日之下,遙想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豪情壯志!

記得的第二個舍監大叔,很會打太極,常教我們一些簡單的甩手動作,說可長壽,可惜當時十來歲郎當,哪扯什麼養身之道,只關心如何讓自己「壯」一點,他就教我們一些如何「壯」一點的方法,嘻嘻;他還特愛唱國劇的,每到早上被叫起床的痛苦時刻,他就手提錄音機,特大聲放著國劇段子,再加上自己跟著喝來和去的吊嗓子﹝當時還好沒卡拉OK﹞,來回在走廊上自得其樂的閒逛,我們這些翹著屁股捂著耳朵躲在棉被中的小綿羊,個個最後都是受不了這種魔音穿腦,也跟著鬼哭神嚎的滾下床來,哈哈!

我比較喜歡這個舍監,他給我一個具有權威者,也可以有非正式的領導手段,讓人無可奈何但不會激起革命的順服他的權威。

(二) 同學
通學生也很難想像我們住校生彼此的革命感情。住校生的寢室室友,是以同班為原則,所以幾乎一天廿四小時都被綁在一起,初中部男生班一起起床、吃飯、上課、洗澡、晚自習、睡覺,高中部女同學哥兒們,除了晚上11/12點到隔早6點時段之外,也都攪和在一起,所以彼此的個性、好壞習慣、喜怒哀樂、所關心、所討厭的,大家都非常通曉,簡直沒男女之分;而且在團體生活中,因為沒有隱私的權利,所以大家反而彼此灑脫,自己的私事讓三五死黨傳開也是嘻笑怒罵一陣就罷了,大家都想盡辦法讓自己融入社群之中,利害的成萬人迷燒包燒包的,不利害像我這一纇的,也是會有基本班底,我還記得初中下課走去上廁所,還都要呼朋引伴的結群去上,連上大號都要一起去,作啥都要集體行動,深恐冷落自己的哥兒們,那份友情,真是懷念!

民國六十年代,男女生關係還是神秘的,初一健康教育那兩課,真的就是我有課本觀念以來,教的最快的兩課,一點都不誇張;我們學校教室大樓四層,以中間公共樓層分開左右兩半,通稱男生部與女生部,兩部一二樓是初中部班級,男女分班,男生部三四樓是高中部班級,男女合班,女生部三樓也是高中部,四樓是音樂班琴房,但廁所就真的是分男生部與女生部;學校校門在男生部這邊,所以我們初中住校男生唯一能看到女生的機會,就是通學生上下學,女生走過男生部前面時,那時我們喜歡在走廊上留連徘徊,遠遠校閱那些「抬頭挺胸目不斜視」的女生們,當時有個男生心領神會的名詞,當這叫做「把春」,其實那時超標準的髮禁,以及規定穿沒身材的統一制服,所以望來望去女生都是一個兒樣,偶而望到一個頭髮稍微有點打薄、裙擺在膝蓋上的「烈女」,男生部整層樓的騷動,可是會驚動老師出來查看的!

高中男女同班,高一上還楚河漢界彼此海峽兩岸觀望一下,但住校生彼此每天十六小時生活在一起,彼此的話題及生活圈都是一樣的,所以男女生很快的就跨越當時性別的禁忌,迅速脫離初中時代的清澀無知嚮往,彼此成為哥兒們姊兒們的,男生比較會帶頭起鬨,所以爬牆出去找零食,以及吃飯搶位子、搬物品擦窗戶等等雜事就挑了起來,女生比較細心出點子,所以就主導諸如算買零食公家帳,以及什麼寫生日卡玩安琪兒等等促進族群融合的活動,所以感覺起來高中的住校生活,少了幾分叢林暴慄氣氛,多了幾分家庭感覺,對於我這種長期離家住校的孩子,真的是很重要!

在團體生活中,大家都會比較細心關注其他生活在一起的夥伴,因為彼此是生命共同體,一個人在那難過傷心,大家旁邊都跟著憋扭,躲也躲不掉,所以無形中培養出一種團體個性,自己少難過想不開些,免得大家跟著不好過,常常如此自己就找不到夥伴,而看到別人在難過想不開時,大家就會有默契的分工合作,把他/她給逗高興起來,讓大家都好過一些,我記得男生們時常上演一些彼此搞怪的無聊動作,逗愛憂鬱的女生高興,而女生們也愛作一些讓人受不了的母慈妹嬌的小動作,逗愛衝拼的男生麻蘇蘇的;這種彼此生活在一起的默契,到高三後半段考聯考階段,達到最高點;對於家庭中沒有姊妹的我,這三年高中住校生活,讓我對後來異性朋友交往,打下一個正常健康的基礎。

當然是會有更跨越一步,到成雙成對談感情的地步,這是很自然的,但是由於仍是在團體生活之中,無形中受團體制約,彼此交往就無法太隨便,現代所謂「親密」「劈腿」行為更是聞所未聞,我記得在高三下學期考聯考前,隔壁班有一對在校園中公開牽手散步,就馬上造成轟動,大家都認為這對太先進了一點,會破壞行情,引起學校的全面「輔導」,後來沒見學校有什麼動作,可見六十年代末期,高中校園管理,已經開始悄悄地走向開放之途了!

***********

一個社會人格的養成,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,只有自己在團體社群中,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在,找到自己真正得以仰賴的心靈支撐體系,個人才能盡情地揮灑自己的潛力,開創自己的生活空間;在我高初中時代,雖然是被禁固在小小校園之中,生活只有操場、教室、及宿舍,但在我幼小年輕的心靈之中,這個校園給予我一個完整固定的生活空間,沒有任何 surprise,冷酷無情甚至霸橫的有形無形管理,讓我養成一股隨時觀察環境變動的敏銳狡猾,找尋生存之道,而多采多姿的同學感情及相處,讓我養成與人相安共生共存的心態觀念,我不能說這些成長遺跡,會讓我立大志賺大錢的,但是對於我追尋人生生命的軌道方向,卻是非常重要的!

高中畢業之後,我順利地考上中部某風景優美的私立大學,繼續我那離鄉背井的住校生活,那是另一個我難忘的心靈成長階段!

感覺: 感謝我那群高初中的兄弟姊妹們,給我一個成長空間與回憶
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呵!傾倒舊文行動結束,希望能幫上老同學劉班長一些忙,同學們三十年分奔東西,自然有不同的人生歷練,以及現在的各種.......樣子,大家還能聯絡得上不簡單哇!願孝班的同學能好好把握這「重來一次」的機緣,好好聚首話當年吧!祝福大家愉快!會常回來看大家....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jshmate 的頭像
    kjshmate

    光仁中學第七屆同學會

    kjshm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